記者 姚亞寧 梁 婧 李秋旸
2025年08月10日08:55 222
走進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一張照片引人駐足。88年前,160名勇士在這裡與侵略者展開激戰,用血肉之軀鑄就了抗戰精神的豐碑。
1937年七七事變后,侵華日軍先后佔領北平、天津,沿平漢、平綏和津浦鐵路在華北展開戰略進攻,揚言“三月亡華”。1937年9月中下旬,沿平綏鐵路西進的日軍在佔領大同后,企圖分兩路突破雁門關、平型關防線,進逼太原。八路軍總部按照中央軍委調整戰略部署的指示,令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進至平型關以西的大營鎮待機殲敵。
“平型關地勢險要,溝深數十米,最窄處僅數尺寬,兩側是20多米的陡崖,堪稱天然伏擊場。”平型關大捷紀念館講解員景潔宇說,1937年9月25日凌晨,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官兵冒雨奔襲,在拂曉前抵達設伏陣地。當攜帶大量物資的日軍輜重部隊完全進入伏擊圈后,第一一五師六八五團二營五連如利劍出鞘,向敵人發起猛攻。
僅20多分鐘,八路軍戰士們就用手榴彈炸毀敵人多輛汽車。五連連長曾賢生,帶領全連沖向敵群。子彈打光了,舉起大刀﹔大刀卷刃了,就用槍托﹔槍托斷了,便與敵人肉搏。
驕狂的日軍從未遭遇如此勇猛的抵抗。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五連官兵無畏無懼。排長犧牲了班長頂替,班長犧牲了戰士接替指揮。一場白刃戰后,全連160人隻剩下30余人,仍頑強拼殺直至勝利。
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經過6個多小時浴血奮戰,五連殲敵100余人,炸毀汽車20余輛。整個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共殲滅日軍精銳1000余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平型關大捷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政治影響。”山西省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楊雲龍說。作為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軍隊主動出擊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極大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曾經的英雄連隊如今已轉隸為陸軍第79集團軍某旅裝步9連。雖然番號更迭、裝備更新,但他們‘猛打猛攻,首沖敵陣’的精神歷久彌新。”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副館長呂民忠說,戰斗結束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六八五團二營五連被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榮譽稱號,並頒發獎旗。這面旗幟成為連隊永不磨滅的精神圖騰。
一面旗幟見証了一支軍隊的浴火重生,更見証了一個民族從苦難走向復興的壯闊征程。溝壑仍存,硝煙散盡,但英雄的豪氣於世間長存。(來源:經濟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