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綜述
本報記者 蔣雪鴻
2025年11月24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主論壇現場,參會人員在聽會。 |
![]()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主論壇現場,參會人員在記錄和聽會。 |
![]()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的參會人員在參觀和交流。 |
![]()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的參會人員在參觀展覽。 |
![]() |
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主論壇現場。 |
11月18日,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由《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十五五’中國經濟展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清華出席論壇並致辭。
會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地方政府主管部門代表、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代表等齊聚一堂,為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共謀大計、共商良策。
——編 者
“十五五”時期必須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和“首要任務”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論壇上,推動“十五五”時期高質量發展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彭清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勉勵廣東“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對廣東的殷切期望。“十五五”時期必須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和“首要任務”,堅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驅動,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戰略基點,以人民幸福安康為最終目的,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重要著力點,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孟凡利表示,當前,廣東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增創新優勢、實現新突破。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作為經濟大省和發達地區,廣東謀劃“十五五”時期發展要有高站位、大格局。高站位即要把廣東的發展放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歷史進程中來看。大格局即要有全局觀念,要站在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角度來思考、來謀劃發展好自己,為全國作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陳建文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要更加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精髓和實踐要求,深刻認識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表示,中國制造呈現出三個新特征:在科技創新上實現了從0到1、1到100、100到100萬的全鏈條突破﹔從“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轉變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的產業鏈集群﹔進出口形成了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開放。“十五五”時期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用數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和綠色低碳化的賦能發展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本屆論壇政商學界人士齊聚一堂,正是為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共謀大計、共商良策、凝心聚力、積勢蓄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力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與會嘉賓認為,“十五五”時期要繼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沈竹林表示,“十五五”時期,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做到“三個推進”:一是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二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三是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增強綠色發展的動能,以生產力的含綠量提高經濟發展的含金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隆國強表示,“十五五”時期,要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完善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數據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動,營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高標准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開放平台先行先試作用,及時總結、復制推廣。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表示,近年來,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壯大。廣州將推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數智化、綠色化“兩化轉型”,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重構產業發展新優勢。
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進一步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當前,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與會嘉賓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部署,同時提出拓展國際循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這是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進一步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舉措。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祥明表示,中國企業需以市場化為導向,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堅持以長期價值思維替代短期效益,持續推進思維更新、理念創新和機制革新,加快構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充分凸顯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導向,企業需要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表示,全球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中國企業出海發展已經成為做大做強的必然選擇。霍英東集團將著力打造內地企業出海綜合服務平台﹔聚焦創新產業,強化多領域粵港合作﹔推進規則銜接,構建國際化營商環境。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表示,從壓縮機品類全覆蓋,到電機、電容一系列產品,這幾年格力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要靜下心來才能真正實現技術自主可控,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
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表示,人工智能是極其復雜的軟硬件生態系統,是龐大的“黑科技”“硬企業”技術和產品的集合。中國的無人駕駛行業正處於“從1到N”的階段,需要政企在標准法規引領、基礎設施建設、保險產品創新、數據安全與倫理規范以及國際化生態構建等多個維度協同推進,形成引領全球的中國競爭力。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對廣東來說既是重大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粵港澳要抓住機遇,使粵港澳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再上一個台階,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共同的大市場。
共識在交流中凝聚,信心因共識而堅定。與會嘉賓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新質生產力為支撐,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4日 1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